60億個物品即將連結網路!能夠學習使用者行為的物聯網
2016 年來臨之前,全世界估計會有 60 億物體已經接入網路。沒錯,說的就是並非新鮮概念的「物聯網」。你可以從字面上揣測出這個詞的意思,即通過 Internet 相連的物體,換個更厲害的說法就是「能夠學習和適應使用者行為的物體」。
要實現物聯網,必須得具備一些先決條件,比如每個物體都被打上RFID(射頻識別)標籤,這個要素在我們進行電子化倉儲管理的時代,已經不難實現了。但它目前為止尚屬初級階段,而正興起的Arduino 則將把 RFID帶向下一個等級,而在台灣的新五台創媒也有正在做機上盒的物聯網研發。
人和物的溝通
物聯網的實現有賴於物體間資訊的發出和接收,而如今Nest已在物體接收人體發出的資訊並作出反應方面頗有成就。Nest 的自學習功能很強大,它可以根據主人的生活習慣來動態調整屋內的溫度,比如在你睡前看書時略降低溫度,給你一個清醒的大腦,這麼做可以顯著節省能源的損耗,節省大約 20% 到 30% 的能耗。而以前你可能設定一次恒溫器後,一整個冬天都不會再改變它的設置。
物與物之間的對話
我們發現物物自身的對話正不斷湧現,已經有要超越物品和它主人間對話的發展趨勢。Good Night Lamp 就是這樣一款產品。它由一個「大」控制燈和幾盞「小」附屬燈組成,當你打開大燈時,小燈就會跟著亮起來,反之亦然。它可以怎麼用呢?你可以把大燈放在小孩的房間裡,當小朋友要睡覺的時候,就把大燈關上,這樣父母房間裡的小燈也就熄滅了,父母就能知道孩子睡覺了。這也是它名字裡有「Good Night」一詞的原因。
雲端上的物聯網
以前我們和物體間的交互,必須通過觸碰發生,但是內置的晶片和 Internet 已經改變了這一現狀。而傳統的製造商也意識到這一趨勢,Bosch 就為此商家開發了一個可用軟體操控的監視攝像頭。即便你不在店裡,也可以用 app 看到監視器監視到的畫面,還可以看到軟體統計出的即時進店客流量。
人聯網
隨著 Nike 帶來的穿戴式設備風潮,我們漸漸看到這樣一種趨勢——電子設備不僅在接近我們的身體,甚至有可能植入我們的身體。想像一下,現在你的身體就是一個 API,你所有的運動情況都會被體內的設備檢測到並且以資料的形式呈現出來,發送給其它的可穿戴式設備。現在我們既然可以戴著一個能知道我們每天走了多少步的手環,為什麼不能裝一個心律監控器,當心臟跳動不正常時,直接連接網路撥打急救中心的電話,以降低死亡的概率?
而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發佈的世上最小ARM晶片可能會使這一設想看起來更可行一些——這個只有 1.9*2mm 的晶片,已經小到可以被吞咽的程度,你沒聽錯,Steve Tateosian 說:「我們正在和使用者一起嘗試製造可被吞咽的產品,但在產品做出來之前,我不能透露任何資訊。」
網路電視盒研究員
聯絡 E-mail: gonew5tv@gmail.com
電 洽: 0970-625790
(因常在外面處理業務,請儘量使用手機聯絡)
其它文章:
留言列表